1、收集管道的信息
收集待測管道的圖紙和用水量數據,安排熟悉管道位置的技術人員到現場標明管道的平面位置、地下深度、管道的材質、管徑大小等有關信息。
2、區域管網環境研究
全面掌握現場狀況,為下一步檢漏工作的結構布置和方法選擇做好前期工作,包括管網的環境檢查、檢測設備的試驗、用水量試驗和排水試驗等。
3、詳細漏水檢查
在工作范圍內,白天對工作范圍內的消火栓、閥門、水表、裸露的管道等進行百分之百的聽音檢測,聽取從漏水點傳輸到管道結構的聲波,找到異常漏水點。發現異常情況后需要做好詳細的記錄。
4、聲音檢測
在檢測區的管道上方,沿“S”路線,每隔0.5-1.0米的距離就用檢測管道漏水的漏水探知機進行聽音。在用水量相對比較穩定、環境比較安靜的時候進行操作。排查埋在路面下的管線是否漏水,并在可能出現漏水的地方進行標記。
5、管道進口相關檢驗
對于檢測到的異常漏水區域和干擾區域,相關的檢測儀器能夠發揮較大的作用,可以在不需要人工精確的情況下進行漏水檢測操作。在開展關聯分析時,找到目標管道的方向和連接方式,將兩個加速度傳感器放置在同一管道上,選擇一個合適的感應距離,通過濾波功能來檢測哪個地方發出的漏水聲音,通過自動計算峰值來確定漏水點。
以上介紹的五個步驟,就是檢測漏水點經常會用到的方法,那么,如果有出現漏水情況的話,不妨可以參考以上的這些方法進行檢測。